心流之父是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写过一本很火的书,叫《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豆瓣8.3分,作为“心流”这个词的创造者,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在创造力领域著述颇丰,还合作开发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经验取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在信息分析课上我对他的学术经历进行了全面的认识,一是感叹他那么早就发现了终身志业,二是感叹他的故事实在是运气和努力共存。
米哈里在《积极心理学导论》(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写道,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识到了积极心理学存在的必要性。作为一个孩子,他在那场大战中看到了很多成功自信的人,被战争瓦解了他们的社会支持后,变得无助悲观。没有工作钱,和权力,而变成了空壳。但仍然有一些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他们的目标和信念,最关键的是这些人的坚定跟他们的社会地位,教育和工作无关。
阅读哲学,历史和宗教并没有给米哈里这个问题满意的答案。他发现这些想法都太过主观,依靠信念甚或猜想。它们缺乏跟科学相关的深刻怀疑和那种缓慢而又稳定的发展性。这个时候,他遇见了心理学。
他入学时(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行为主义学派统治了心理学,让他很不适应,他不想走行为主义路线,所以从那以后,他就努力调和心理学两个问题的矛盾:理解人类为何物,以及人类可成何物。
米哈里的学术贡献是什么?
研究兴趣:
人类积极特质,人类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
米哈里的研究兴趣从很早就显露出来了,他最早的可检索论文在1966年,研究未来艺术家的创造力,第一本专业图书于1974年出版,叫《心流:对乐趣的研究》(Flow: Studies of enjoyment)。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他谈到自己一直以来对人类积极特质,人类成长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趣。
学术研究时间脉络:
从1960年代到70年代,米哈里经常和他的导师雅各布(Jacob W. Getzels)合作研究创意,据对他的采访讲,他1965年博士毕业即在森林湖学院社会和人文系任教,他在那段时间受社会学人类学影响极深,对他的研究起了很多影响。1974年,在一本专业图书《心流:乐趣的研究》中创立心流这一概念。他和导师自1978年后不再合作,研究重心转向心流,写了大量有关心流的论文,这些论文在接下来的20年里影响很小,但他一直写了下去。
直到1990年,他的心流理论在机缘巧合下,被一位记者发现,受邀写了他的第一本科普读物《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让心流这词大流行,成为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之后开始影响教育,成就,创意和心流的交叉领域。
1998年,积极心理学诞生,1999年,他去了克莱蒙特研究大学任教,开始将之前的研究与积极心理学联系起来,主题转向社会研究,在这段时期,他重点关注工作和教育,同时,他还写了很多有关幸福、愉悦和兴趣的科普读物和专业图书,这是他产出最多的时期。
2014年开始,米哈里将重心花在编写图书,仅2014年就参编了32个图书章节,他还重新回归了创意的主题,在2015年出版了自己研究创造力的论文集,这是他早中期研究的里程碑,他减少了对工作、教育的关注,继续进行着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核心学术贡献:
心流、创造力的系统模型、经验取样法
心流是积极心理学的根基,他还研究影响幸福有哪些因素,如金钱和动机。关于创造力,他在2015年出了一本论文集,讲的是他的创造力系统模型,2017年对他的访谈提到,此模型是他的重要成就。另外,他出版的两本精选论文集,一本叫《心流和积极心理学基础》,一本叫《创造力的系统模型》,也验证了这点。
经验取样法,由米哈里和他的合作者Larson在1983年首次提出,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师徒关系:
米哈里在访谈中说,对他学术生涯影响最大的导师是Jacob W. Getzels,根据study.com上的信息,他是创造力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成功挑战了人们原先的观念,证明智力和创造力不是一回事。Jacob W. Getzels并不广为人知,但是他的老师却是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奇妙的是他和米哈里非常相似,都信奉人本主义。Getzels是否相同,我们不得而知,但师承的影响是巨大的。
另一个信息点是,米哈里有一个经常合作的学者叫Jeanne Nakamura,先开始我只发现他俩同校毕业,同校任职,通过Neurotree发现他俩是师徒关系,以及,米哈里当过芝加哥大学教授,这个信息点是对的。
近期对象:
心流、安康(well-being)、爱
信息来源于researchgate
这说明心流仍然是米哈里目前的关注重点,值得注意的是,love和well-being分别出现两次和三次,它们从之前没有被米哈里研究过。经过搜索,发现happiness和well-being是两个不同的心理学概念,而在此之前,米哈里就happiness发过7篇论文。
米哈里在社会上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米哈里的成名作是《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根据对他的访谈,这本书在大众间取得巨大影响。除此之外,利用Altmetric(一个检测论文社会影响力的网站)对他2014年及其以后的文献进行分析,他的《心流和积极心理学基础》(以下简称《心流》)指数为64,很高,这是米哈里写心流最新的专业图书,还有一篇研究内在动机和失败的反常识引起了大众关注,指数有52,可能应用性强的心理学研究会得到大众关注。另外,米哈里的《创造力的系统模型》和前面提到的《心流》是同一年出版,同为专业图书,社会引用指数只有9,说明大众对他的创造力理论远没有对心流那么了解。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米哈里的第三个核心成就,经验取样法的社会引用指数只有2,都是科学家在讨论相关话题。
利用知识图谱,可以发现怎样有趣的现象?
知网只有90篇论文,比他的论文总量少一些,而且很不幸,这里面只有两篇心流的论文,所以用这张图得出心流方面的结论不可靠。另外,由于是在知网,只能看出米哈里对中国研究者的贡献。不过这里也有一些发现,一共有三个中心点,第一个研究心流,第二第三是研究经验取样法,这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关键研究方法,由米哈里和他的合作者Larson开发,从周围的论文可知,这个方法被我国学者应用到多个社会研究领域。
这让我想到,引用数确实不能代表一个学者的关键成就,因为当初这篇论文的引用数不过1015次,比不上他的创造力和心流研究,在访谈和自述中也很少提及。然而这个研究方法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合作学者:
Jeanne Nakamura,米哈里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的学生,同为克莱蒙特研究大学、生活质量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1990年开始,在心流和创造力领域经常合作
Martin Seligman,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和米哈里就积极心理学合作3次
Jacob W. Getzels,米哈里大学时的重要导师,米哈里早期专注创造力,经常和他合作
Kevin Rathunde,米哈里在教育领域和他合作了5次
Reed Larson,和米哈里同校毕业,米哈里在涉及统计分析的主题中和他合作了5次
研究关键词
心流、创造力、人类、教育、系统、经验、成长、内在动机、工作
小结
60年代的认知革命以后,心理学变得又难又硬,米哈里正是因为作为信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我才对他稍感兴趣,现在一分析,我好像明白了,即使是看似人文取向的科学研究,本质上还是科学。
Changelog
2020-04-19 21:52:09 第一版
2020-04-20 21:52:30 感谢同学作业,发现了ResearcherGate,它是一个学术社交网站,里面也可以找到一些信息。首先,米哈里作为克莱蒙特研究大学、生活质量研究中心的成员,从这个网站中可以找到这个研究中心的其他成员。
第二,里面的文献条目非常齐全,甚至超过谷歌学术,让我得以修正一个关键错误:我之前因米哈里写了关于工程创造力的图书章节就推论他最近关注人工智能,一方面缺少交叉验证,另一方面,近期动向和过去动向相对,应该同时收集之前动向的数据,才能看出近期动向是什么。选择用词频统计来呈现,因为词云图虽然直观但不够精确。
第三,遗憾的是researchgate的最高合作作者信息有问题,里面没有合作次数统计,这样会错过米哈里导师Jacob W. Getzels的信息。
还通过信息分析工具箱找到了Neurotree这个网站,手动添加了米哈里的老师为Jacob W. Getzels,发现了宝藏,通过师徒关系谱,可以快速把知识点和人名对应起来,记忆效果更佳,也对学术历史有更好的认识。
尝试用了一下知识图谱,发现很麻烦,于是只用了知网。
2020-04-26 14:36:00 修改成通俗易懂的风格